2017/9/24

CHFI v9 (Computer Hacking Forensic Investigator, 2017)

查看FB的上一篇網誌,已經是一年前考完CEH的事了。合校後非常忙碌,業外閱讀幾乎停擺,只能又來寫應考心得。  CHFI (Computer Hacking Forensic Investigator Course)是由EC-Council所規畫設計的「資安鑑識調查專家認證課程」,名為專家,可是原意中哪裡找得到專家二字?客觀而言,說是「電腦鑑識調查人員訓練課程」較為適宜。課程設計希望結訓人員能對遭到入侵攻擊的一般使用者個人電腦,或者以電腦從事電腦輔助犯罪的涉案電腦,具備基本的處理常識;在適法且不侵犯隱私的前提下,以符合科學的方式紀錄與保存證據,以供後續內部調查或司法訴訟之用。
 電腦鑑識的結果,理想情形是要能擺上法庭的。在處理電腦之前,永遠得先解決人的問題,並且滿足法律要求。你如何有權碰到別人的電腦?如何取得正式授權或搜索令?所處地區的法規有相關規定嗎?即使只是老闆交辦進行內部調查,其實可能踩到隱私權的紅線,可以做嗎?該做嗎?課程的開頭不斷強調鑑識相關的法規遵循事項以及原則。雖然看起來很多都是美國法規,台灣用不著;司法警察以外人員涉入刑事案件的機率更微乎其微(上CHFI的很多人是警察)。但課程還是強調:一切依法而行。不然苦心保留下來的數位證據法律上站不住腳,根本白忙一場,更遑論有沒有證據力了。
 解決了法律層次問題後,課程接著討論鑑識程序,以及當中鑑識人員的角色與責任。第一時間回應者,管理人員,鑑識實驗室人員,從保留現場、紀錄、採證,乃至後續撰寫鑑識報告,皆有其專業分工。為了確保證物的證據力,除了像CSI那樣拉封鎖線、確實拍照和紀錄,對證物明確編號與妥善保存外,還應留意案件中資訊設備本身的特殊性。開機電腦中的可揮發性資料(volatile data)在關機或重開機後可能遺失,設備移動或纜線拔除後可能無法重置回原來狀態。如果遇到的是Iphone,更可能會被遠端滅證。妥善的將證物保存下來,才能進行次一階段的數位採證程序。
 取得資訊設備之後,接下來得將當中的資訊保留下來。那種開著電腦在裡面找檔案的做法,是百分之百的大忌,因為會將檔案時間弄亂,又留下一堆不知是誰造成的操作軌跡。正規的作法,應該是利用外接硬體或採證軟體,將整個磁碟做 Bit-Stream copy到為鑑識而設置的專用硬碟中,製作一份以上的副本,並透過 hash校驗確保採證的結果是同一份。針對記憶體等揮發性資料,如果開機時無法採得,只能從swap、Prefetch或其他地方下手。總之,要以不更動目標電腦為前提,將該部電腦內的狀態移植至他處,再用鑑識軟體開啟映像檔,從當中判讀機碼、使用者操作紀錄,乃至於試著復原被刪除或刻意隱匿的檔案。
 課程設計要辦案的案情千奇百怪。鑑識人員要找出蛛絲馬跡,得先懂得肉雞(受害者-涉案)電腦的磁碟基本架構。然後,不同作業系統會有不同的特徵,以及保留操作軌跡的方法。CHFI課程偏重Windows,有些學員略有微詞,但大多數User用Windows居多,這可能是不得已的規劃。偏偏windows的發展歷史久遠,開卷至此會讓人感覺在上成人版的計算機概論,從底層的磁碟定址、碟片磁柱磁區,到FAT12、FAT16、FAT32,NTFS的演化,除了要會用16進制編輯器去看磁區,看檔案,甚至 File carving 找回檔案。對於Windows的登錄檔(機碼)路徑,SAM,乃至於惡名昭彰很難記的資源回收桶進化史,都得如數家珍。
 如果知道磁碟與作業系統特性就結案的話,這門課應該馬上結束了。不過犯罪者(涉案人)當然不會這麼中二,不然這門課怎麼會如此精彩(昂貴)呢? 有員工不滿被裁員,暴怒清光刪除檔案的。也有無聊人士違反動保法規,刻意把檔案藏起來的。想洩密的人,把機敏資訊以圖藏文讓你找不到,或是將檔案加密寄出逃過監管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,如何因應反鑑識技術,也是課程的重點。那些使用者紀錄會被藏在機碼的何處?也是讓人傷腦筋的地方。以今日的資訊環境,除了了解電腦本身,資訊設備的威脅攻擊來自於網路,由下至上,由內到外,使用者使用的網站應用程式、可能接觸到的惡意程式,會用到的資料庫乃至於雲端備份軟體、行動載具,都是需要關照的環節。
 一切回到源頭,還是要歸納出那部肉雞電腦上發生了甚麼事?哪些證據確實存在?可以用時間序列的方式將涉案人的活動呈現出來嗎?識別了證據呈現的事實之後,將鑑識報告依照要求規範撰寫出來,這樣初步的鑑識工作也就初步完成了。法庭上的攻防是專家證人的範疇,並不是本課程結業學員能夠處理的。
如何準備:
  1. Windows的檔案系統、機碼結構與檔案刪除/找回機制要非常熟悉。
  2. 要弄懂windows上記錄使用者資訊的各個地方,如MRU、開過的檔案、程式,Start設定等等。機碼很難記,但是沒有辦法。
  3. 針對各章節提到的工具,應該獨立列一張表,方便記憶哪種工具用於處理甚麼問題。
  4. 不然隨便問個JB要選哪一套,Mac電腦檔案反刪除用哪一套,題目根本變態。
  5. windows主機上的網路基本指令如 nbtstat 等等,考一大堆。
  6. 法規都是美國的,感覺沒路用,但是會考。像 CAN-SPAM Act 是啥?Daubert & Frye 又是誰? Gramm-Leach Bliley Act 管的是甚麼?何為交叉詰問甚麼是直接詰問 ,雖然跟電腦感覺沒關係,但是不讀不行。
  7. TCP IP網路知識、WireShark的使用是基本。不然不會解封包,後面進階的習題根本做不出來。考題還出現cisco的log,筆者全無涉獵,只好通通「送他」了。

想法: 1.好的數位鑑識工具可以在一套軟體內完成多項工作,上課大多採用開源或freeware,就得分成多段去完成講師交代的任務,有時一恍神就無法完成步驟,回家也演練不出來,這是令人苦惱之處。 2.一門課程每位學員的要求不同,當課程變成考試取向,講師只能盡量強調記憶重點之處,就無法針對鑑識實務與真正流程多做闡述。未能紮實學到鑑識流程或講師的武功心法,是非常可惜的地方。老師已經盡力了,但也是沒有辦法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