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/1/16

「竹塹音樂隊」事件

1938年(昭和13年9月21日),新竹火車站前正以隆重儀式歡送某要人。從報紙報導內文以○○○塗銷人名來看,應該是與軍方關係密切的有力人士。

 當時,空氣中流洩的應該是「代蒼天伐不義」之類的軍歌才對。結果現場幫忙伴奏的民間團體「竹塹音樂隊」,卻吹了一首「台灣行進曲」。新竹高女的江頭桑發現矛頭不對,但也許是怕場面騷動,也沒有馬上打斷。最後巡查出動,有六名樂隊成員遭到警察調查。照報紙的說法,他們在時局敏感時做出不當舉動,太可惡了。 他們是張萬來、戴順天、林有本、蔡火森、藍慶超,另一名姓名不詳,全是不滿三十歲的年輕人。報紙說他們「抱持著反抗的態度」。

 事情有這麼嚴重嗎?「台灣行進曲」並不是甚麼靡靡之音,它可是總督府國民精神總動員本部辦理「海選」挑出來的作品,作者是嘉義大林的三栗谷櫻, 作曲者則是在竹南郡役所上班的作曲素人陳炎興。內容雖未直接提到士兵上場殺敵,但該到山邊海岸當海草、為大君領便當,光榮大東亞,該有的「教化意涵」可是一點不會少。可是,戰爭至上的年代,不論是他們故意、Kuso或搞錯,即使這一點小小的偏差值,也是不被允許的。

 這「竹塹音樂隊」跟官方可能還有點小淵源。從前的新竹州教育課長矢野,當過洋樂同好會的(名譽)會長,之前還辦過巡迴推廣。或許這些青年,當時就是講習會的一員,為音樂所著迷。由於「竹塹音樂隊」是新竹唯一的樂隊,在地方各種場合無役不與。這回出事之後,因為樂器是跟市政府借的,這下樂器勢必回收,後續無以為繼;結果六萬新竹市民之中,竟沒有其他表演團體可茲取代。這下換新竹市教育課長傷腦筋了,因為「慶祝」占領漢口、壯行會等儀式,都得要有人吹奏國歌。這種場合若無熟習洋樂而且吹得不錯的人,恐怕會出更大的包。臨時要找樂器湊咖,沒那麼簡單.... 

拜今日有Google之賜,尋找同名同姓者,張萬來可能是新竹有樂館(即今日影像博物館)的技手,戴順天則跟北門聖教會有淵源。兩者跟西洋文化都有那麼一點關係。日後如有機會,很想再深入了解,這新竹街的六個人,如何喜歡上音樂,又為何敢在那敏感的時機點「一起吹錯」?或是根本是主辦單位給錯曲目,弄巧成拙。 若是好事之徒編出煽情狗血小說,也可以唬爛他們「為了純粹的音樂,鬥魂燃燒而挺身奮戰」,

 可是,這樣就不叫歷史了啊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